潘詠周簡介

教拳

1973 冬公職退休,專心教拳,每星期日上午於新店寓所。學習的有十餘人,大部份是大專高中學生。
1974 十月出版【太極拳論闡微】,及【太極拳內勁外功精義】一書於四十年十二月付印出版,兩書前後相隔亦有二十三年,四十餘年中研習太極拳的心得,可於此兩書中略見一二 。
1975 十一月,應學生吳光熙誠意堅請,至工業技術學院授課,特編了一套演練綱要的講義。
1977 一月開出第四班,每班參加者均有二三十人。第一班曾參加1976北區大專院校國術觀摩會及中正盃國術競技大會推手比賽,其中幾位仍至新店繼續練習。

[學拳不易,教拳更難;學拳簡單,祇要自己專心用功,教拳複雜,教的固然要清楚,要有教授方法,並且要使學者能夠明白學會,要用你的誠懇熱心來引發學者的專心用功。所謂誨人不倦和循循善誘,這是說明為師的應負的責任和應持的態度。]

[教拳不容易,先要自己對於所練的拳每手每着澈底明瞭,有了相當的程度,纔可教人。過去是要經過老師准許教人收徒,纔可正式收徒,否則程度不夠,教人姿勢不正確,有辱師門。]

[我自三十八年五月來台灣後,自四十年十二月印了[太極拳內勁外功精義]一書後,開始教拳,都是由熟人介紹而來,陸陸續續雖未停過,但人數不多,同時練習人數最多時亦不過三人,自從退休以後,人數逐漸增加,我在郊區,交通不便,而同學們不論颳風下雨總是興致勃勃地來學習,同學們的好學,我非常感動,我祇有盡我所能,盡我所知,傾囊相授,以惠學者而已。]

(摘自: 陳氏太極拳大全第一卷--我與太極拳P.25~40)